三分之一为中重度患者!皮肤科专家倡议关心特应性皮炎
为了让公众了解特应性皮炎,倡导社会各界关注患者困扰,共同关心特应性皮炎的规范治疗,9月14日,来自全国各家大型医院的25位皮肤科专家在上海发起倡议:“这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,而是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参与的持久努力!让我们医患携手,你我同行,以科学和关爱为方法,共克
为了让公众了解特应性皮炎,倡导社会各界关注患者困扰,共同关心特应性皮炎的规范治疗,9月14日,来自全国各家大型医院的25位皮肤科专家在上海发起倡议:“这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,而是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参与的持久努力!让我们医患携手,你我同行,以科学和关爱为方法,共克
2025年9月14日是第8个“世界特应性皮炎日”。特应性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,我国发病人数逐年增加,部分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已呈现出成倍增长的态势。
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。伴随环境变化、生活方式变化等影响,中国皮肤疾病患病率不断升高。目前,中国有特应性皮炎(AD)患者人数约7000万人,其中约三分之一为中重度患者。
“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,也是皮肤科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” 席建元表示,其典型皮肤症状为干燥、红斑、脱屑,特点是剧烈瘙痒、时好时坏、反复发作、病程漫长。本病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,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等特应性疾病。
她第一反应是换洗衣液过敏了,随便买了点皮炎药膏涂涂。但几天后,红点越长越多,甚至开始发烧、乏力,去医院一查,结果让她当场愣住:艾滋病检测阳性。
9月14日是第八个“世界特应性皮炎日”。为积极响应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的号召,9月12日,赛诺菲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京举办特应性皮炎科普沙龙暨《特应性皮炎365问》分享会,旨在通过权威专家科普、患者及家属分享,向公众普及特应性皮炎的科学知识和诊疗
9月14日是第八个“世界特应性皮炎日”。9月12日,赛诺菲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举办特应性皮炎科普沙龙暨《特应性皮炎365问》分享会,旨在通过权威专家科普、患者及家属分享,向公众普及特应性皮炎的科学知识和诊疗理念。
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目标是预防或缓解症状、实现长期疾病控制以及管理合并症和特应性皮炎的继发性并发症。目前,特应性皮炎护理的基础是通过每天使用润肤剂来滋润皮肤,治疗受损的皮肤屏障,并避免或减少触发因素,如食物或化学过敏原。一线抗炎治疗包括局部皮质类固醇(TCS)和局
9月14日是世界特应性皮炎日。虽然这一疾病的名称有些陌生,但不论是刚出生的小宝宝还是年过半百的老年人,每个年龄段都有可能遭遇特应性皮炎的困扰。
20岁,刚好是人生起跑线的加速阶段。很多人还在大学的课堂里熬夜复习,有人刚刚步入职场,想着怎么升职加薪,还有人正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,对未来幻想万千。
25岁,正是身体状态最好的年纪。可就是这样一个年纪,有人因为身上起了几颗红点,以为只是换季皮炎,结果一查,竟是艾滋病初期症状。这不是吓唬人,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“小问题”,真能藏着大麻烦。问题来了:红点和艾滋能有什么关系?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
艾滋病的出现,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。它没有剧痛、没有高烧,甚至不会让你一夜之间身体崩塌。它更像一个“潜伏者”,悄无声息地混入日常生活,等待时机。
20岁,身上起了些红点,姑娘以为是换季过敏,擦了点皮炎膏。可没两天,红点不但没退,还发热、乏力,一查,HIV抗体阳性。她懵了。这事不是“别人家的新闻”,它真实发生在国内某三甲医院的感染科门诊。
45岁的年龄,本该是身体和心态都逐渐稳定下来的时候,但身体突然冒出一些红点,谁都会以为是过敏或皮炎,涂点药膏就完事。然而,万万没想到,有人因此被确诊为艾滋病。听起来像是电影桥段,但现实比剧情更直接。
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很多人对艾滋病早期症状几乎一无所知,只把它归结为道听途说的“晚期才有症状”。但事实却是:艾滋最早期的信号,往往就藏在这些小细节里。
受试者或其法定监护人能够理解并遵守研究流程,同意参加研究,并签署知情同意书(对于年龄
本次宣教活动聚焦特应性皮炎防治的实用知识,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来精彩授课。
“痒到晚上睡觉都睡不好”“钻心地痒”……这可能是很多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的心声。研究显示,炎症性皮肤病患者每天承受 10多个小时的剧烈瘙痒,给患者个人和家庭都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。
Hallopeau连续性肢端皮炎(ACH)被认为是脓疱型银屑病的一种亚型,表现为常见于指尖和脚趾的无菌脓疱性皮疹。鉴于ACH的罕见性及其对常规治疗的耐药性,目前明显缺乏针对ACH的既定临床指南。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病例报告。然而,一些对局部治疗和全身
50岁男子应酬后第二天,左眼突然看不见了,检查后确诊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变性。患有糖尿病的他,体重逼近180斤,早已埋下健康伏笔。